大家好,,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,就是關于理財產品風險提示語的問題,,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理財產品風險提示語的解答,,讓我們一起看看吧。
金融機構都會對發(fā)行的理財產品做一個風險評級,風險由低到高從PR1-PR5共5個等級,。筆者想和大家分享的是,,理財產品的風險取決于投資標的物,風險評級只是一個參考,。
有一個債券基金的例子:市場上債券基金的風險評級大部分都是PR2級,。風險評級都是PR2級的債券基金,真實的風險差異可能會很大,,主要原因在于投資的債券風險不同,,一個投資國債、金融債為主的債券基金,,風險是很低的,;但是一個投資可轉債、次級債的債券基金,,風險就越大,。
有一個例子最能證明風險評級不能真正的代表產品實際風險,那就是獨角獸基金,。獨角獸基金主要投資一些獨角獸企業(yè),,大部分是新興高成長企業(yè),風險評級上是屬于較高風險的,。但是目前的實際情況是,,六大獨角獸基金風險都很比較低,,原因在于基金持有的極大部分資產都是債券,可以說的上是一個債券基金了,。獨角獸基金風險評級與真實風險可以說是南轅北轍,。
因此筆者建議:在挑選合適的理財產品時,查看理財產品的風險評級只是一個參考,,最重要要的是查閱產品說明書,、產品運作報告,來了解產品的投資情況,,這樣才能真正的判斷出理財產品的風險,。
我是行簡,向私人銀行家邁進的小學徒,,分享閱讀筆記和理財知識,!
朋友們好!說起投資理財,,產品可謂琳瑯滿目,,特別是定期產品,中途不易退出…因此,,買前了解好,,相應的風險等級,有利于買到更匹配的產品,,更安心,,獲取心儀的收益!
下面就根據正規(guī)分級,,從咱老百姓的角度,,和朋友們分享,它們的內在含義…
先看分級,,從pr1一pr5共五級,!分別是:
r1謹慎保守型,極低風險,!例如結構性產品,!提供明確的本金保障,預期收益浮動,,達到預期的概率非常高,!
r2穩(wěn)健型,低風險,!例如銀行,,證券低風險理財,貨幣基金,國債,,逆回購等等,!非保本,浮動收益,!本金出現(xiàn)損失,或者預期收益不能達到的可能性,,非常低,!相對安全穩(wěn)健??!
r3平衡型,中等風險,!非保本浮動收益,!例如一些混合型產品等…本金出現(xiàn)損失的可能性較低,但預期收益的波動加大…
r4進取型,,中,,高等級風險!非保本浮動收益,!本金出現(xiàn)虧損的可能性較高,,預期收益波波較大,
r5激進型,,高風險,!非保本浮動收益!本金損失的可能性極高,,預期收益達不到的概率極大…
看如何選擇:咱老百姓大白話講,,1,要明確保本,,比利息多賺點收益,,就選r1!要本錢相對安全點,,又能賺相對穩(wěn)定的收益就選r2,!3,如果既想多賺預期的收益,,又想本金相對安全選r3,!4,如果想多賺收益,,愿意多冒風險,,那就是r4!5,如果想以小博大,,賠了就認了,,賺就賺大的…r5!
祝朋友們,,買到心儀的,,理財產品!
如果把理財比喻成騎自行車,,理財風險好比騎車摔倒的可能性,,那么不同的風險等級就好比:
低等級:自己一個人騎自行車摔倒的可能性,只要正常騎是很安全的,;(PR1)
中低等級:騎自行車載一個人摔倒的可能性,,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出問題的;(PR2)
中等級:騎自行車載兩個人摔倒的可能性,,如果遇到溝坎有可能出問題的,;(PR3)
中高等級:騎自行車載多個人摔倒的可能性,沒有經過專業(yè)訓練是很危險的,;(PR4)
高等級:騎自行車載很多人摔倒的可能性,,即便經過專業(yè)訓練也是有危險的。(PR5)
從上面的比喻可以看出,,理財風險可以進行多級劃分,,但是比較合理的是分為:低、中,、高三級,,也可以擴展成五級:低、中低,、中,、中高、高,。
現(xiàn)在理財機構比較通行做法的是分為五級,,對應的產品稱之為PR1、PR2,、PR3,、PR4、PR5,,和上面的五種比喻是對應的,。
如下圖,理財風險等級通用圖
收益與風險往往是成正比的,,收益越大,,風險也就越大,而目前主流的理財產品主要有以下七類:銀行儲蓄,基金,,期貨,,股票,國債,,保險,,P2P
1、銀行儲蓄:目前銀行儲蓄年利率在3%左右,,收益較低,,但是基本沒有任何風險。
2,、基金:基金又分為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,公募基金起買點較低,,一般幾萬塊錢起買,,收益一般,而且自己需承擔一定的風險,,不能保證一定會賺錢,,看市場行情;私募基金起買點較高,,一般收益較高的私募基金需要100萬起投,,但是由于私募基金對業(yè)績更為看重,因此相對于公募基金收益高一些,,可能有8%-10%之間,,但是依然具有一定的風險。
3,、期貨:收益較高,,但是入市門檻較低,需要比較專業(yè)的知識水平,,對于工作的人而言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成本和精力才能勉強入門,,并且風險較高。
4,、股票:門檻相對于期貨較低,,但是仍需要一定的財務知識水平,不然就是去給股市送錢,,股市極其看重趨勢,,牛市大家基本都有一定的收益,但是熊市基本會讓你虧到絕望,,收益很高,,風險與期貨不相上下,也不是很適用工作較忙的人,但是可以定投指數,,例如ETF300等基金,,安心等到牛市即可,但是如何定投也需要自己研究,。
5,、國債:收益相對于銀行儲蓄較高,一般為4%左右,,可以作為一種穩(wěn)定的理財方式
6,、保險:保險是一種偏向于防守的投資,是用來彌補意外類似事件發(fā)生時的補償,,這個因人而異,。
7、P2P:典型的高風險和高收益,,但是2018年p2p爆雷較多,,不太建議盲目投資p2p公司,你看中的是人家的利息,,而人家是看重你的本金,。
目前主流的理財產品基本是這些,希望對題主有所幫助,,謝謝,。
理財產品風險等級劃分為五個等級:R1(謹慎型)、R2(穩(wěn)健型),、R3(平衡型),、R4(進取型)、R5(激進型),。一般看到理財產品的風險標識為五類:低風險,、中低風險、中等風險,、中高風險,、高風險。那么理財產品風險等級各個級別的風險指示又是如何的呢,?
1,、低風險與中低風險等級理財產品:其實這兩類理財產品的風險系數差不多。低風險等級會更低一些主要是因為投資標的為:儲蓄,、國債,、保險理財等低風險或者“無風險”的投資。而中低風險等級理財產品呢,?在低風險等級理財產品可投資的標的范圍內增加了信托,、銀行理財,、高信用等級企債等。
2,、中等風險等級理財產品,。在中低風險等級理財產品可投資的范圍內可以投資股票、期貨,、外匯等高波動類金融產品,,但是高波動投資的比例不能超過30%。中等風險級別的理財產品就已經有著本金損失的風險,,不能保證本金不受任何損失,。
3、中高風險等級,、高風險等級理財產品,。這兩類產品的區(qū)別并不是很大,重點在于,,中高風險等級理財產品投資高波動金融產品能夠超過30%的總資金比例,。而高風險等級理財產品沒有任何的比例限制以及能夠進行衍生品、杠桿投資,。這兩類風險等級,,不能保證本金的不受損失,,已經屬于高風險類投資理財,。
選擇適合的理財產品,就需要對于自己進行風險評估,。在銀行認購理財的時候都會進行風險評估,。一般投資者只適合中低風險以下的理財投資,年化收益率在3.5%-5%之間,。如果期望很大的收益,,以及能夠承受高風險的本金可能受損,是可以進行嘗試中等風險等級以上的風險投資,。
作者不易,,多多點贊,十分感謝,!
按目前風險評估中分為:保守型,、穩(wěn)健型、平衡型,、成長型和進取型,。而產品的風險度也依次越來越高,收益也會隨之增加,。
保守型的人不宜進行高風險投資,,比如股票,,總想著錢會不會虧到一毛不剩,這樣子遲早心理會有病,。
但進取型的人可以去做保守型的投資,,可是相對來說有部分人會目光不長遠,容易血本無歸……P2P爆的雷還不夠多么,?你盯著收益率,,別人盯著你的本金。
說實話,,郵政銀行是在郵政儲蓄改革過程中誕生的產物,,雖然還是國有企業(yè),但實際上已經算是商業(yè)銀行了,。我認為只要是商業(yè)銀行,,不管是存款或是理財,理論上講誰也不敢保證資金100%安全,。
早些年的理財是會有一些穩(wěn)妥收益的,,保證用戶的資金100%安全,也就是無風險理財,,后來國家出臺了政策,,不允許各大銀行放100%理財吸儲,于是理財的介紹上就有了高,、中,、低風險之說,所以如果在郵政儲蓄銀行購買了理財,,如果理財屬于低風險的,,一般是沒什么問題的。
但如果較真的說,,萬一郵政銀行經營出現(xiàn)問題,,資不抵債,申請破產的話,,國家又不接手爛攤子,,那么這個理財可能也就瞎了。當年郵政局分割成兩部分,,一部分就是郵政快遞業(yè)務,,一部分就是郵政銀行這邊,當時分割的過程中成立公司時,,郵政銀行不僅僅是繼承了原產業(yè)結構的全部資產,,還包括負債,、機構、業(yè)務和人員等,。
所以也不必過于擔心,,哪怕郵政銀行變成了公司,它的股東也是國家,,只要購買的理財是比較穩(wěn)妥的,,一般是沒有什么風險的。
另外,,給題主一個建議,,涉及金融領域的事情無小事,既然自己買了理財就應該多關注一下,,這世上穩(wěn)賺不賠的買賣太少了,,還是要多去銀行查看下的,如果自己會用智能手機,,起碼也要下個APP經常查看,,一旦出現(xiàn)虧損或其他突發(fā)情況也好及時止損。
到此,,以上就是小編對于理財產品風險提示語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,,希望介紹關于理財產品風險提示語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。